芝加哥联合试训的球馆里,杨瀚森站在体测台前,低头看着自己那双25厘米长、28厘米宽的大手。
这双手和当年奥尼尔的体测数据一模一样,活像两把大蒲扇。
他轻轻握了握拳头,心里直打鼓:"这双手能抓住NBA的机会吗?"
球探们围在体测数据表前,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。这小子裸足身高2米16,穿上鞋直奔2米18,臂展2米24,站立摸高2米85,活脱脱一个行走的"中国长城"。有个老球探忍不住嘀咕:"这尺寸,放在十年前直接就是状元苗子啊!"更绝的是那双手,25厘米长28厘米宽,抓篮球跟抓个橘子似的轻松。场边有个助教开玩笑:"这要是在野球场,光靠这双手就能把对手吓跑。"
动态测试时杨瀚森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。原地跳66厘米,助跑跳76厘米,虽然比不上那些飞天遁地的黑人球员,但在大个子里绝对够用。有个来自东部的球探翻着数据本直咂嘴:"比当年姚明的体测数据还强点儿。"移动速度确实不算快,但比起周琦当年那笨拙样,这小子灵活多了。
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投篮测试。这个两米多的大个子站在三分线外,手腕一抖就是"唰"的一声。25个三分进了14个,命中率高达56%,比不少后卫还准。定点投篮25中14,运球投篮30中15,罚球10中7,这数据直接把场边的球探们看傻了。有个秃顶的老球探揉着眼睛问助理:"我没看错吧?这真是中锋?"助理苦笑着点头:"不光会投,传得还贼溜,活脱脱一个'中国约基奇'。"
原本ESPN的选秀预测把杨瀚森放在次轮末段,59顺位被火箭选中。试训才进行到一半,就有五六支球队临时要求加赛面试。有个西部球队的总经理直接打电话回总部:"赶紧调这小子的比赛录像,重点看策应和投篮。"对抗赛还没开始,杨瀚森的选秀行情就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。
杨瀚森自己倒是挺淡定。被问到最喜欢的球员时,他憨厚一笑:"约基奇和东契奇呗,看他俩传球跟看变魔术似的。"上赛季在CBA,他带着青岛队杀进半决赛,场均能拿16.6分10.5个篮板,还能送出3次助攻和2.6个盖帽。"国产约基奇"的外号就这么传开了。
场边有个老球探翻着资料直摇头:"19岁,这年纪比当年姚明参加选秀时还小3岁。"这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。可不是嘛,姚明22岁当状元,易建联也是20岁才参选。杨瀚森这年纪,放在NBA就是个毛头小子,可塑性大着呢。
芝加哥的风从球馆门口灌进来,杨瀚森抬头看了看顶棚的NBA标志。19年前,姚明就是从这里开启传奇。12年前,易建联在这证明过自己。5年前,周琦带着遗憾离开。现在轮到他了,这个来自青岛的大个子,手里攥着的不仅是个人的梦想,还有中国篮球下一个十年的希望。
对抗赛前的更衣室里,杨瀚森慢条斯理地缠着绷带。同组的美国球员都在那叽叽喳喳,就他一个人安安静静。有个黑人小伙儿凑过来问:"哥们,紧张不?"他咧嘴一笑:"有啥好紧张的,就当在老家打野球呗。"这话把更衣室里的人都逗乐了。
球探报告上写得明明白白:优点是有尺寸有技术,缺点是移动速度一般。但谁都知道,在如今这个时代,会投篮会策应的大个子简直就是香饽饽。有个球探跟同事打赌:"我赌这小子首轮末段,输了的请吃饭。"同事撇撇嘴:"要我说,搞不好能冲进前二十。"
场边的中国记者们比杨瀚森还紧张。有个老记者掐着指头算:"姚明之后,咱们已经太久没出过像样的中锋了。"这话说得在场的人都沉默了。可不是嘛,从王治郅到姚明,从易建联到周琦,中国男篮的内线传承就像接力赛,现在接力棒传到杨瀚森手里了。
试训间隙,杨瀚森坐在场边擦汗。有个球探过来搭话:"听说你在CBA场均3次助攻?"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"也就传着玩,我们教练老骂我太爱传球。"这话把球探逗乐了:"在NBA,这叫高球商!"
芝加哥的夕阳透过球馆的窗户洒进来,把杨瀚森的影子拉得老长。这个19岁的山东小伙儿可能还不知道,他的每一次触球,每一记投篮,都在改写中国篮球的历史。场边的球探们交头接耳,选秀预测表被涂涂改改了无数次。这个夏天,注定要有个中国名字,再次被写进NBA的史册。
这篇文章只是用来传递积极的能量,没涉及到那种很低俗或者违反规定的东西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跟我们联系,我们会马上把相关内容删掉。